团学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团学 >> 团学工作 >> 正文

“青春”三下乡|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走进梁家河:“有大学问的地方”

2024年07月16日 10:19  点击:[]


 

715日,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红色轻骑兵实践团前往梁家河参观学习,追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重温当年的知青奋斗岁月。

IMG_256

IMG_257

艰苦朴素是大学问。实践团一行参观了梁家河村史馆。走进馆内,迎面而来的是一幅幅记录着梁家河发展历程的照片和实物展示。村史馆通过丰富的展品和详细的解说全面展示着梁家河村的发展变迁。从上世纪60年代的贫困村到今天的全国文明村,这里的每一步发展都深深烙印着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想群众之所想是大学问。习近平和知青们在梁家河,发现村民吃水用水不便,于是牵头开凿了甜水井;发现村民缺少农具、不会修理农具,于是牵头成立了铁业社;发现村民购买生活用品不易,于是牵头成立了代销店;发现村民缺少农机,于是用三轮摩托车换了手扶拖拉机和钢磨。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从群众到被推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一步一个脚印,从无到有。根系群众,了解民众疾苦和心声,他一心为民,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与时时刻刻为人民服务的情怀与担当。这样的实干精神也坚定了实践团成员的决心,表示要将实践作为成长的必修课,把爱国情怀融入血脉,在实际行动彰显青春风采。

真抓实干是大学问。19748月,习近平总书记组织群众建成陕西第一口沼气池,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也正是这口沼气池,打破了“沼气不过秦岭”的断语,开启了沼气资源在陕北大地的生动实践。随后实践团来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下乡插队时的知青旧居。这座简朴的小院落,依旧保持着四十多年前的原貌。走进窑洞,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那个艰苦奋斗的年代。旧居里陈设的木床、煤油灯、农具等物品述说着当年的故事,两个大书柜格外引人注目,书柜里摆满了各类书籍,从政治理论到农耕技术,从文学经典到哲学著作,展示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勤奋好学和广泛的阅读兴趣,也是他在艰苦环境中不断追求知识和提升自我的见证。

梁家河之行,实践团成员深深地体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梁家河村的关心关怀,更加明白了青年一代要勇于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纷纷表示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最为重要的是沿着总书记的精神足迹,感受伟大人民领袖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至上情怀,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勇前进!

 

上一条:“青春”三下乡|“红色研学寻初心,学纪铸魂强党性”主题党日活动 下一条:“青春”三下乡|感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南泥湾精神

关闭

Top